工作简报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工作简报 > 正文

工作简报第8期

时间:2019-05-18 14:53来源: 作者:阅读:
一、李玉洁讲授炎黄学公开课第四讲
二、王晖讲授炎黄学公开课第五讲
三、朱乃诚讲授炎黄学公开课第六讲
四、叶文宪讲授炎黄学公开课第七讲

 

 

李玉洁讲授炎黄学公开课第四讲

    10月12日,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玉洁在社科楼120教室主讲炎黄学公开课第四讲:炎黄与东夷、苗蛮之关系。

    李玉洁援引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中把远古时期的部族分为华夏集团、东夷集团、苗蛮集团三个大的集团的说法看,认为华夏集团是黄帝部族与炎帝部族;蚩尤,曾宇于少皞,故为东夷族;南方苗蛮集团由苗民、鹳兜与祝融组成。

    李玉洁讨论了炎帝、蚩尤与黄帝的发祥地的诸多说法通过大量文献记载、传说与实地考察材料,认为炎帝、蚩尤的后裔大部分已经与黄帝后裔融合,一部分在山西为戎狄。蚩尤一部分“子孙为隶”,最后成为黎民百姓,包括如今湖南、贵州、重庆、台湾的苗族、海南黎族等。

 

 

王晖讲授炎黄学公开课第

    10月19日,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晖在逸夫楼103教室主讲炎黄学公开课第五讲:炎黄与五帝。

    王晖认为,司马迁《五帝本纪》在他之前几种“五帝”说法中,选择早期儒家《大戴礼记·帝系》,却不是盲目崇信儒家,有其古文献依据。从《山海经》《世本》《国语·晋语四》《鲁语上》等先秦文献来看,《大戴礼记·帝系》五帝”说历史学家文献考据学依据,这些古帝的时代顺序也有根据。

    王晖认为,司马迁在书写《五帝本纪》过程中,虽以《大戴礼记·帝系》和《五帝德》为其主干框架,然而也广泛吸取了《尚书·尧典》《舜典》《皋陶谟》《益稷》《春秋左氏传》《国语》《世本》等许多古书的内容,尽管今天看来,仍然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就《史记》和其他诸篇相较,是一篇具有现代意义的学术研究性的成果。


 

朱乃诚讲授炎黄学公开课第六讲

    10月2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朱乃诚在逸夫楼103教室主讲炎黄学公开课第六讲: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形成。

    朱乃诚认为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过程,证实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兼容并蓄、绵延不断”的总特征。

    朱乃诚根据大量的考古材料论证了炎帝时代与黄帝时代的年代与发展水平及出现的文化现象。认为探索中国文明起源应从“文明因素出现,开始了文明、国家起源的新历程”探索,时间点应从公元前4000年开始,而这正是狭义炎帝时代开始的时间节点,所以从传统古史的角度,探索中国文明起源应从炎帝时代开始,而黄帝时代正是中国文明的形成时期。

 

 

叶文宪讲授炎黄学公开课第七讲

    11月2日,苏州科技大学教授叶文宪在逸夫楼103教室主讲炎黄学公开课第七讲:炎黄与中国传统文化——文化传承与民族融合。

    叶文宪认为,炎黄遗迹遍天下,汉民族的形成以及对始祖的认同均与炎黄有密切关系。炎黄到孔孟的传承与发展有其脉络可寻而且这一传承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叶文宪强调,面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应该秉持弘扬优秀、摒弃糟粕”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