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下午,宝鸡文理学院图书馆馆长高强先生在综合楼605主讲炎黄学公开课第十四讲,讲课题目是:炎黄学古典文献概述。
本次公开课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高强先生主要讲解了炎黄文献的种类。高强先生认为,对炎黄的认识主要依据古典文献,炎黄学的古典文献主要有典籍、碑刻、诗词三类,典籍是炎黄学的基础。一般而言,先秦文献可信度最高,秦汉文献次之,魏晋及其以后文献再次之。
第二部分,是炎黄文献选读。高强先生首先主要讲解了《逸周书·尝麦》《国语·晋语》《左传·昭公十七年》《周易·系辞》《世本·帝系》《史记·五帝本纪》等文献中的炎黄记载。其次,高先生讲解、分析了碑刻、诗词中的炎黄文献。
第三部分,是炎黄形象解读。高先生认为,经过数千年的流传与演变,如今呈现在我们面前的炎黄形象多元复杂,大致可以分为人格的炎黄和神格的炎黄两大系统,而两大系统内又分别包含了一些子系统。人格的炎黄指的是真实存在的具有人的品性的炎黄,属于这个系统的炎黄形象主要有远古圣王、华夏始祖、人文初祖等。神格的炎黄指的是具有神的品性的炎黄,属于这个系统的炎黄形象主要有皇天上帝、太阳神、五方帝之中央帝和南方帝、道教神仙等。
高先生的公开课依据大量的炎黄文献,为同学们了解炎黄提供了一个基本的文献书目,对同学们接下来更深入地了解炎黄、研究炎黄必将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深受聆听公开课的同学们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