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建设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课程建设 > 正文

炎黄学公开课第八讲:炎黄与中华姓氏文化(主讲人:张新斌先生)

时间:2018-11-10 21:29来源:未知 作者:许中荣阅读:

  11月9日下午,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与考古研究所所长张新斌先生在综合实验楼605教室主讲炎黄学公开课第八讲,讲课题目是:炎黄与中华姓氏文化。

  张先生的授课主要包括五个部分。

  第一,中华姓氏的基本情况。张先生依据自己多年的研究,详细分析了中华姓氏的要义、常用命氏方式、中华姓氏的数量变迁以及周国周边国家的姓氏。

  第二,中华姓氏文化的源流变迁。张先生在此部分讲解了姓与氏的起源、姓与氏的区别,以及具体讲解了殷商、两周的姓氏问题。

  第三,中华姓氏中的“炎黄”现象。张先生认为,秦汉开始形成以黄帝为主支谱系的文化认同,并着重讲解了黄帝颛顼族系的主要姓氏以及黄帝帝喾族系的主要姓氏。

  第四,中华姓氏的丰富内涵。张先生在此部分详细讲解了中华姓氏的历史学内涵、民族学内涵、文化学内涵与政治学内涵和经济学内涵。

  第五,中华姓氏的寻根热潮。张先生讲解了中华姓氏寻根热潮的几个时期。认为第一阶段(1981-1991)是寻根河南的起步期,第二阶段(1991-2002)是寻根河南的初兴期,第三阶段(2002-2011)是寻根河南的繁荣期,第四阶段(2011-)是寻根河南的鼎盛期,“老家河南”叫响全球。

  张先生的授课生动有趣,以自己的学术研究和亲身经历为授课实例,给同学们上了一堂增长知识、开阔眼界的公开课,深受同学们的喜爱。